觀摩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
觀摩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
高一數(shù)學吳素莎
郝恒奎老師的高效課堂示范課,讓我領略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。課后聆聽了郝老師關(guān)于高效課堂教學的講座,感觸很深。
一、高效課堂教學給我的印象
課堂因互動而精彩,學生因自主而發(fā)展。傳統(tǒng)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認真講,學生的仔細聽為主,學生的一切服務于老師的教學;而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毫無疑問,是讓教師轉(zhuǎn)換角色,退到幕后;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,最大限度地調(diào)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?梢哉f,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,預習、展示、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。在多個黑板的教室里,找不到老師的影子,老師只是在“不啟,不懂,不發(fā)”的關(guān)鍵時刻出現(xiàn)。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,也都有利的培養(yǎng)了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,真正是“我要學。如果能長期堅持這種做法,那么在學生們離開了這所學校后,不管在哪里學習,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樣學習,因為他們已經(jīng)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。
二、高效課堂教學的情感基礎
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,也就是“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!苯處煵会暶恳粋差生,讓后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。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于學生的參與度。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,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,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(diào)動起來了,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。
三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行關(guān)鍵
1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,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。在學生預習的同時,應給他們明確的目標,讓學生自行建構(gòu)起初步的知識結(jié)構(gòu)。
2、開放課堂,自主學習。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動起來身動、心動、神動。展開小組學習、獨學、對學、群學;讓學生養(yǎng)成獨自思考、合作探究、對抗質(zhì)疑的學習能力。讓課堂和諧、民主,學生敢問、敢說、敢動,形成一種積極主動,爭先恐后,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。
3、教學要面向全體。以往教學只注重面向好生、中等生,忽略差生。在今后教學中,利用學生合作學習機會,讓學生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,使之成為小老師,形成“兵教兵”、“兵練兵”、“兵強兵”;好生帶動中等生,中等生帶動差生,生生動起來的濃厚學習氛圍。
英語高效課堂的成功啟示我們,在教學中,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,從而體現(xiàn)他們的主體地位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?qū)W生的潛力,就要把課堂讓給學生,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
四、數(shù)學高效課堂模式之我見
我個人認為因?qū)W科的不同,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,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不一定局限于一種模式。只要“學生為主”的指導思想不改變,可以根據(jù)實際情況探索屬于自己的高效課堂。比如說數(shù)學課堂,創(chuàng)設切題情境,再加上適當?shù)膯栴}引導也可以實現(xiàn)高效的目標。而且,對于現(xiàn)在數(shù)學的課時緊、任務重的現(xiàn)狀,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勢必會耗費大量時間,所以數(shù)學的高效課堂需要在這樣的現(xiàn)實中尋找一個平衡。
總之,今后我要取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之長,結(jié)合我班學生的實際,在以后的數(shù)學教學中,形成自己獨特的高效課堂特色。
擴展閱讀: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心得體會
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心得體會
高新小學劉東寧
5月2526日兩日的渭南學習,聽了7堂專家的講課和講座,真是讓我耳目一新,眼見大開。20年來,也聽過各種名師、各種形式的觀摩課,但可謂千篇一律,英雄所見略同,唯獨這一次聽王崧舟、支玉恒、竇桂梅的課,讓我深深懂得小學語文教學的路改往何處走,我也不敢再認為小學語文沒什么難度,再也不能拿著書本就進入課堂,總而言之,這次觀摩聽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什么是教書匠,什么才是教育家。
王崧舟老師的示范課是《去年的樹》,我以前也聽過幾次,曾經(jīng)也被老師的深刻分析所打動,體會到了樹與鳥的深厚感情。王崧舟老師的課沒有流于一般形式,就課文分析課文,而是讓學生在平淡的文本敘述中展開想象,想鳥唱歌可能在什么時候,然后讓學生把想象的詞語加入課文,再齊讀課文開頭,,通過兩個“天天”體會的鳥與樹的深厚感情,接著問學生想認識這只鳥嗎?想見見這顆樹嗎?引導學生第一次當堂寫作,寫寫學生心目中樹的外貌,鳥的樣子。學生寫作后,王老師再讓學生根據(jù)所寫重新講故事的開頭。王老師緊接著講課文的開頭并不是這樣的,課文的開頭寫樹的高大了嗎?寫鳥的美麗、可愛了嗎?生回答沒有。于是老師板書“平淡”;通過寫外貌、寫表情、寫心理的平淡,三次當堂寫作,引導體會平淡的言辭中透著深厚的感情,最平淡的語言,可以講下最生動的故事。
王崧舟老師的講座“語境視眼下的雨用教學”,認為語用教學是整體的教學,和諧的教學,統(tǒng)一的教學。語用學習和內(nèi)容理解相結(jié)合,語用學習和情感陶冶相結(jié)合,語用學習和學法指導相結(jié)合,我們的日常教學知識做到了前兩條,王老師的語文教學如一股涓涓細流,把三者完美統(tǒng)一,不漏痕跡,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既理解了課文內(nèi)容,陶冶了情操,又學會了改如何寫作,即故事不在文本,在每個人心中。
竇桂梅老師以美國作家惠特曼的詩歌開頭:“一個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”她從預學、共學、延學三個步驟講了《魅力》這片鄂教版小說,讓每位學生以及在場老師深感卡佳的天真、純潔、善良。竇桂梅老師以“兒童站在課堂的正中央”為宗旨,以“什么樣的文本還它什么樣的味道”理念,用火一樣的熱情給聽眾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課,通過她的講座,多少老師明白了不能把所有的課,都上成一個模式。小說有小說的上法,詩歌有詩歌的上法,散文有散文的上法課堂一定是給予文本屬性的的課堂,兒童的課堂。
支玉恒老師年已74歲還在深入課堂教學,他的作文示范課《個性的表達》,沉穩(wěn)厚實,娓娓道來。是的,作文難,難在內(nèi)容上,那么,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,得從內(nèi)容入手。內(nèi)容從生活中來,讓學生有內(nèi)容可寫,能夠?qū)懴氯,寫完,這是多寫、多練的前提;生活有取決于人對生活的認識,作文指導得注意培養(yǎng)學生的認識能力,認識來源于實踐。小事情來源于實踐,大事情來源于書本,這些理論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但句句真理。支老師就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教的。他的課沒有花招,課堂實效性很高,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鑒。
兩天的學習,帶給我長時間的反思,我開始重新審視我的教學,教育教學的路很長很長,任重而道遠,我將繼續(xù)學習,繼續(xù)研究,爭取向研究型教師邁進,努力培養(yǎng)更多新世紀人才。
友情提示:本文中關(guān)于《觀摩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》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,觀摩高效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: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(chuàng)作。
來源:網(wǎng)絡整理 免責聲明:本文僅限學習分享,如產(chǎn)生版權(quán)問題,請聯(lián)系我們及時刪除。